菠萝:我为何选择回国做向日葵公益

文章来源:丁香园 作者:菠萝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18-09-30

        李治中是一名肿瘤生物学家。

        他有个更广为人知的笔名,叫「菠萝」。他在跨国药企从事癌症新药开发;在美国圣地亚哥有着富足且安宁的家庭生活。

        就在上个月,他宣布辞职举家回国,放弃在美国 10 年打拼下的一切。全职进行儿童肿瘤公益事业的推动。

        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中国每年新增的 40000 名儿童肿瘤患者,以及 100 万随时徘徊在生死线上的中国儿童肿瘤幸存者。

        这是他的故事。

     

100 万个家庭的痛

        中国目前儿童肿瘤发病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如果不是儿童肿瘤专业,即使是一线临床医生可能都没法回答这一问题。

        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中国儿童第二大死因。而就在短短 5 年间,中国城市儿童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 18.8%,远高于发达国家。而这一数字还在上升中。

        广义的儿童肿瘤包括血液肿瘤(白血病)和实体肿瘤。但一般大众只知道儿童白血病,却没听说过实体肿瘤。而和白血病相比,实体肿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进展更快,死亡率更高。

        中国每年有超过 4 万名的新增儿童肿瘤患者。每年有 15 万患儿接受治疗,累积儿童肿瘤幸存者超过 100 万人。

        对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在竭尽全力的活下去。


正在接受化疗的患儿和家属​
        

有温度的科学家

        而李治中试图改变这一现状。

        用他清华师姐,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的话说:
        菠萝(李治中)是一个有温度的科学家。

        与他一样的「理科男生」,大都是沿着出国、读博、千老(千年博士后)这条路,学生物的熬出来大都在药企,成为为了学区房奔波的中产阶级。

        菠萝不一样,眼里有光,脑里放电,内心柔软......
早在 2013 年,他就开始写肿瘤药物、肿瘤治疗相关的科普。

        一开始只是为了应对父母及亲戚转发在朋友圈的各种「养生」、「抗肿瘤」谣言。但因为他的文章既专业又有趣,被广泛转发传播。

​菠萝在丁香园的科普专栏

       

 到今天为止,他的肿瘤科普微信公众号有 30 万粉丝,并且还出了两本畅销书。但随着他对中国肿瘤治疗的了解,他发现其中的问题有很多。

        他每天会翻看微信后台的留言,而这些留言中,有大量来自中国的肿瘤患者家属求助。而这些患者,很多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其中有两个孩子的故事。

        一个两岁的男孩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到市里大医院看病,主任告诉他:「不要治了,不可能治好,治的话人财两空。」

        但是孩子家长没有放弃,在网上翻到一个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家长群。混到群里发现里面家长总结了一个经验手册,说有个新技术叫「眼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治疗难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

        上面还列了一些医院,其中就有上海的一家医院是不错。他们从东北到了上海,在上海做了手术之后,康复得很好。

        但是如果这个家长没有找到这个群呢?如果他听到医生的建议就放弃治疗了呢?

    

60% Vs 80%

        而另一个肿瘤患儿就没那么幸运:
        小女孩一岁时被发现眼睛出现斜视。
        到了省里的三甲眼科医院,医生告诉家长,看不出什么问题,回家观察三个月再复查。但复查就发现严重恶化,后来转到北京某医院,到了那儿很快确认是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
        但是因为去得很紧急没有床位,加上孩子发烧,导致 22 天后才开始做正式治疗。治疗了大半年命是保住了,但小女孩双眼都失明了。
        误诊在儿童癌症中是很常见的。因为儿童癌症非常罕见,除非是专科医生,即使三甲医院有些人的观念也可能是非常落后的。专业的儿童肿瘤科医生肯定会引起警觉,因为斜视和白瞳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最重要的一些指征。遇到的时候应该进一步做眼底检查。
        但这位小女孩就这样活生生被耽误掉了。因为斜视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关系,当地医生不知道,家长也不知道。
        60% 和 80%,是中美儿童肿瘤治疗生存率的差别。而这一点,又是由整个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决定的。
        在谷歌上搜「儿童癌症」,你会发现有三四十个不同的网站上都有系统性的科普知识,告诉你什么是儿童癌症,大概分多少类,通常怎么治疗等,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而且非常系统化。
        但在国内搜索,第一个出现的居然是「儿童为什么会得癌?大多数还是跟妈妈有关!」这样奇葩的标题。
        而更可怕的是,很多搜索结果靠前的网站页面里都夹杂着广告。


在不同网站搜索「儿童肿瘤」的结果​

        如果没有靠谱专业的儿童肿瘤信息平台,我就自己做一个。

       

为中国肿瘤儿童做一点事情

        2015 年,李治中建立了一个癌症信息网「向日葵儿童」。
        而参与网站建立和维护最早一批的志愿者,都是和他一样有共同想法的人。
        他们之中有临床医生,学校科研者,药厂科学家,企业高管,公益组织负责人,媒体记者,律师,美术设计……而这些志愿者的共性,就是愿意为中国肿瘤儿童做一点事情,而且不收一分钱。


首批志愿者的分布情况​

         他们做了什么?

        (1)翻译大量儿童肿瘤领域的前沿进展,并且把这些资料制作成电子书;

        (2)建立罕见儿童肿瘤的病友群,并定期在进行线上讲座科普;

        (3)建立「向日葵儿童」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儿童癌症肿瘤的故事知识、学术进展;

        (4)给予儿童肿瘤患者及其家庭以支持,让他们觉得有希望,觉得不孤单。

        而这,也许就是「向日葵儿童」的核心精神所在。


关注中国肿瘤儿童

        让他们有希望,不孤单

        2018 年 2 月,在兼职运营两年多后,「向日葵儿童」找到了足够的捐赠。

        而李治中此时选择辞去在药企的职位,全职投入到「向日葵儿童」的管理运营中去。

    

 最好的选择

        全职运营一个公益组织并不容易。
       需要更多的志愿者,也需要更多的全职工作人员,甚至可能会建立线下机构的推广。他给了自己 8 年的时间,希望能做出点不一样的事情。
        不像很多人「海鸥」一样往返于中美,他从一开始就没给自己留后路。举家全部回国,妻子转回公司的中国分部,两个小儿子要回国从头开始适应。他说,举家回国最大的动力,是妻子对他的支持。
        为什么会离开美国,全职做中国儿童癌症公益?这可能是所有人都在问他的一个问题。而李治中是这样回答的。
        对我而言,工作最重要的四个动力是:我喜欢,我擅长,能改变社会,能让家人过得体面。
        我觉得如果满足前三点,就是最好的业余爱好。如果幸运地找到一件事满足四点,就是完美的工作。
        我几年前开始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和朋友们一起做「向日葵儿童公益」,就是因为它满足前三个条件。而现在有人愿意付工资(和药厂相当)让我来做,自然就是完美的工作。
        中国儿童癌症有太多不合理的故事,我希望能做到一点改变。
        而这,也许就是我现在最好的机会,最好的选择。


李治中(左一)和丁香园董事长李天天合影​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定个小目标,做点小事情。

相关文章

【临床试验】急髓、复发或难治性急淋T白血病、T淋母患者招募

研究的主要目的评估RD13-02细胞注射液在复发或难治T-ALL/LBL和AM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讲座预告:儿童血液病移植适应症及移植时机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科孙瑞娟讲述儿童血液病移植时机

讲座预告:儿童急性白血病常见治疗误区和护理经验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和肿瘤科副主任周晨燕介绍儿童急性白血病 常见治疗误区,护理经验和公益筹款

家长科普课堂助力上海患儿家庭 | 2022年4月月报

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4月月报出炉啦,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工作汇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