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少年的苦与痛:他穿刺10次,妈妈只敢看第一次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向日葵儿童 责任编辑:msjy & zhengty 时间:2021-10-30

高考619分,少年张晓华却无奈躺在床上,只因为他得了一种恶性儿童肿瘤——骨肉瘤。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病房里,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骨肉瘤被医生成为“隐秘的杀手”,因为它不易被发现。那么,如何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呢?

我们继续带来张晓华的故事。


肿瘤患儿的必经之路:穿刺


16岁的张晓华因为腿疼、长出肿块去了医院。父母最初以为是运动后的肌肉拉伤,没想到却是癌症。

张晓华母亲的采访


张晓华的母亲不信邪,带着儿子接连辗转南京、北京、上海5家医院,最终,仍确诊是骨肉瘤。

张晓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进行了漫长的治疗,化疗、手术、再化疗……

在手术之前,许多肿瘤患儿都会经历一项检查:穿刺。医生会将穿刺针穿透患者的皮肤深入患处内部提取病理组织。

穿刺检查


像这样的穿刺检查,张晓华自生病以来已经进行了6次。而每次在检查室门口等候的妈妈都异常揪心。


治疗中的张晓华


穿刺实在太过痛苦,妈妈也只敢看过一次。

张晓华母亲的采访


“他说五六次都不少,都穿十次了。”

“十次了……”


张晓华母亲的采访


张晓华的妈妈戴着口罩,看不清表情,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口罩后她的无奈叹息和哽咽。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既然穿刺这么痛苦,能不能少做或者不做,或者说,为什么一定要做穿刺呢?

这里涉及到骨肉瘤的诊断问题。病理学检查是唯一可确诊骨肉瘤的方法,而穿刺,就是病理学检查的一种。


为什么要做穿刺


骨肉瘤的诊断,一定是临床、影像和病理的三结合。

如果儿童有骨痛、肢体疼痛,首先要根据一些症状来判断。如果能摸到肿块,或者明显的、剧烈的、夜间肢体的疼痛,这些是需要就诊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主任医师孙伟进行采访


影像学检查对骨肉瘤的判断也至关重要。这个通常被老百姓称为拍片子的东西,就像是临床医生的放大镜,能够帮助医生看清患者身体里的每个细节。

医生根据片子进行病情讨论


每周骨科医生们都会和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看片会,通过多科室的联合诊断对复杂病情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


看片会


从检查上来说,医生第一步会给患者拍X光片,进一步的检查是CT磁共振。

X光片是医生最常看的,它可以很直观地告诉医生骨头发生了什么改变。

对于已经发生骨头改变的X光片,医生需要再看骨改变的一些细节,这个需要CT的断层扫描。

对于有些软组织肿块的或者说肿瘤侵犯范围比较大的,磁共振可以明确告诉医生肿瘤侵犯的范围,尤其是软组织的范围。



磁共振扫描


所以X光片、CT断层扫描、CT磁共振这三项检查,对于一个骨肉瘤的诊断来说都是必须要的。

最终,骨肉瘤的诊断要落实到病理学检查,通常用的方法就是穿刺。

医生通过体表肿块的穿刺得到了肿瘤组织,再去做病理切片,根据病理再来确定肿块是否是骨肉瘤。

病理学检查是唯一可确诊骨肉瘤的方法


骨肉瘤治疗中,不能轻易地做外科的干预,应该积极地转诊到有经验的骨肿瘤的诊疗中心做病理学的检查,在病理学检查明确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因为骨肉瘤不仅仅是开刀外科手术,它还需要一些术前的新辅助化疗,以及术后的一些化疗。

如果盲目地做了外科手术,没有做一些辅助治疗的话,可能会造成肿瘤的残留,肿瘤的复发甚至转移,这样就给儿童青少年的骨肉瘤的治疗预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虽然检查和治疗的过程漫长且难熬,但是每个家庭都在默默坚持着,我们从他们偶尔露出的笑容里总还能看到生活的希望。

张晓华和母亲


继《人间世》第二季首集《烟花》之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团队再度聚焦青少年骨肿瘤,以移动终端科普微剧集形式打破原有时空限制,以实例演示、真人讲解、漫画演说的方式,通过5集微短剧形象解读“骨肉瘤的前世今生”。

今天是系列微短剧的第二篇。之后,我们会继续为大家带来骨肿瘤的故事和科普,希望这些内容能为大家带来帮助,为还在与肿瘤抗争的小战士们加油!


视频来源 | 有来医生

编辑 | 博雅

排版 | 洁怡

校对 | 陈臻宇

相关文章

复旦儿院肿瘤外科:科普讲座内容多,营养护理别错过

临近2月15日国际儿童癌症日,十二家小儿肿瘤科普教育基地分别在各自科室举行了相关活动。

脐带血移植可用来治疗哪些疾病 | 儿童肿瘤科普日历

目前,采用脐血移植治疗的疾病有80多种。 对儿童患者来说,可用于治疗白血病等疾病。

杨维:多学科综合治疗儿童肿瘤,改善预后保证生活质量

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不仅可以去除病灶、挽救生命,还能改善预后,保证生活质量。

在天津肿瘤医院,绽放秋天的色彩

2019年12月3号下午,来自天津市的志愿者带着家人和朋友们对孩子的祝福,汇聚到了天津肿瘤医院。

儿童肿瘤治疗仍存困境,新药开发迫在眉睫

李治中博士为我们介绍了儿童肿瘤科研药物的现状,希望推动临床科研的心愿,让孩子能够骄傲的说“我能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