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我们想讲8个儿科护士的故事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依伊 责任编辑:admin & sunqing 时间:2020-05-27

本文内容和图片,征得主人公同意,首发于“向日葵儿童”,转载需授权。



        天亮之前有一段时间是非常暗的,星星没有,月亮也没有。在这段时间里,总要有人提着灯,保护着病痛中的小朋友们穿越一个又一个迷障。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向日葵儿童整理了8位服务儿童肿瘤患者的护士长和团队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她们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图1


说话“不算数”的妈妈

        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护士=早早独立。

        病痛不上钟,使得护士这一行,除了上班,还有轮班、倒班、大夜班、小夜班等等说法,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投入到细碎全面的照顾中。病患及家属的不同情绪,夹杂着他们的泪水与崩溃,不解的谩骂或释然的感激,都在无时不刻地充斥着他们的忙碌之中。昆明儿童医院肿瘤科周霞护士长,是其中的一员。

        “陪伴家人时间很少,甚至很多时候答应好孩子的事,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抢救或加班而食言。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说话不算数妈妈’。”

        疫情期间更是如此。病区的18个护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病区照顾患儿,另一部分抽调到门诊支援抗疫。为了确保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患儿们得到及时的照顾,大家一起把上班时长调整为12小时,守护生病的小天使们。

        周霞护士长则被临时抽调到了应急医疗队工作。在医院24小时值守,1个多月的时间里,护士长没回家,同为医生的丈夫回家也晚;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一个人在家自己煮汤圆、煮饺子,自己照顾自己。

        “孩子没让我们操太多心。对家人和孩子,我还是蛮内疚的。”


2019年医师节当天

肿瘤科小朋友为护士长送上手工贺卡(图2)



 “一针见血”的特殊意义

        “我所在的病区有36名护士,几乎所有护士都被家长骂哭过,究其原因,绝大多数都因为没有"‘一针见血’。”袁馥梅是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护士长,在科室工作了三十年之久。

        每天清晨,夜班护士除了完成生命体征测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完成各类护理病历记录以及晨间护理外,最让她们感到压力山大的,就是动静脉采血工作。

        小宝宝皮下脂肪层厚,外周静脉暴露不充分,加之小宝宝的不配合和家长的高期望值等,都对夜班护士产生了无形的压力。这对护士的采血技术、心理素质甚至体能都是巨大的考验,往往等完成这些工作后,夜班的护士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每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平均有20-30个小宝宝需要采集静脉血,为了保证每个小宝宝都能"一针见血",顺利完成血标本采集工作,夜班护士从凌晨2点接班后就开始了各种准备。在白班护士核对过的基础上,再次核对采血条码、采血管的类别、患儿信息、标本类别等,同时充分了解每个宝宝的病情及营养状况,为晨间采血做着各种准备。

        记得有一天早晨,袁馥梅护士长一到科室,看到夜班护士一脸灿烂的笑容,便打趣道:“大早上开心成这样,捡到宝了?”这个护士美滋滋地说:“比捡到宝还要开心。”原来,当天清晨,病房28个宝宝的静脉采血工作,个个“一针见血”,非常顺利。

        这个护士反复“絮叨”:“今天运气太好了,太开心了。”完成交接班工作后,她依然沉浸在她的“好运气”里面,蹦蹦跳跳地离开了病区,一夜的疲惫被“一针见血”的“好运气”冲到了九霄云外。相信这一整天,她的心情都会格外好。

        袁护士长说:“作为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0年的我,总会被这些可爱、善良、爱心满满的护士们感动着,她们才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患儿父母为医护人员书写字画表达感谢之情(图3)



这份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离别

        山东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程方方护士长与其他35名护士,照顾着常规住院的约140个孩子。

        她记得,有位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3岁女宝宝十分乖巧,穿衣服吃饭都是自己来,不用妈妈操心,她还潜移默化了同一个病房情绪不好的其他宝宝,想起来让人心头柔软。但因为身体的各种原因,宝宝一直做不了手术。

        有天下午,方方护士长转病房时,看了宝宝一眼,她的心里就沉了下去。很快,傍晚8点,宝宝就不行了。

        整个科室都没走,大家一部分去抢救,一部分去哭。哭平静了回来抢救,前一波换下来休息,然而她们停止不了哭泣。有新来的家长不明就里,议论着说,肯定是医院自己人的孩子,否则护士们不可能这样。但其实,她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会尽全力抢救!

        晚上10点多,家里人放弃了,大家也都崩溃了,心里就好像空了一块。


程方方护士长(中)与科室同事们(图4)



 58个日夜不停的值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李曼护士长,从04年工作至今,有16个年头了。讲到自己的工作与家庭,她很温柔。

        李曼护士长的两个宝宝,一个7岁,一个3岁。她们骄傲地知道,妈妈是护士,就是那种在医院帮助小朋友获得健康的护士。

        李曼护士长平时会给大宝和二宝一起分享自己工作中的喜悦,一起看患儿治疗完毕出院的照片,一起看志愿活动的成果。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不仅能了解妈妈的工作,知道妈妈可能会因为照顾别的小朋友没那么多时间陪自己,更希望让孩子们成长为善良的人。

        疫情期间,李曼护士长作为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的一员支援北京地坛医院ICU,完成了58天日夜不停的值守。

        她说:“这58天,我的脸上被勒出过深深的印痕;感受过冬夜薄薄的防护服内的冰凉;体会过30度的午后,刷手服在防护服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体会过对家人无尽的思念;体会过吸痰操作时从恐惧到淡定;体会过几乎趴在患者身上在血管上摸了又摸,只为一次成功。但是,我更体会过脱下防护服那一刻的畅快;体会过气切患者对我们写下那些感谢之词时的感动;体会过患者对我们竖起的大拇指时的成就感;体会过患者知道要离开时留下的不舍的泪水;体会过一起拼过命的战友情……感恩我的ICU工作经历和儿童病区工作经历,使我具备过硬的技术和柔软的内心,让我成长,也让我的患者受益。”


李曼护士长在北京地坛医院(图5)



守护长发公主

        天津市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儿童肿瘤专业化诊疗基地,每年收治大约400个小朋友。

        在这里工作的苏玲护士长记得,她们的病房收治了一个叫萱萱的宝宝,她得的是骨肉瘤,已经进行了截肢。萱萱很阳光,也很善良。她本长着一头乌黑温柔的长发,随着化疗的展开也慢慢脱落。渐渐的,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人也变得越来越安静。

        她多么希望,自己再变成长发公主呀!

        护士们仿佛听到了她的许愿。2016年儿童节前,她们挑选了最柔软的棉线,下了班便开始编辫子,不同的发型,却同样的温柔舒适。她们把棉线编织成一顶顶有魔力的秀发。当美丽的长发重新出现在孩子们的身上,护士们明白,小朋友咧嘴一笑便是可以温暖世界的小天使,她们的笑声再次充满了整个病房。

        无论病情如何,这个时候她们都是小公主。


小病友和护士们在活动中(图6)



职业的价值感爆棚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张慧敏护士长保存着宝宝们写给护士们的明信片。

        宝宝们笔触稚嫩,把刚学会的美丽、快乐、开心之类的词组成“您的美丽让我开心快乐”、“I love you”、“祝你们永远年轻漂亮”这些简单的话语。他们用简单的笔触描绘出护士们的头发,画的身体虽然不是很协调,但笑容被勾勒得大大的。

        稍微大一点的男孩子会留言:“护士阿姨们这么全能,用大人的话说谁娶了她们就是‘有福了’,可要比我知足珍惜。”


患儿们在护士节写给护士们的明信片(图7)


        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她见证了很多患儿成长为一个个优秀的大人。他们陆陆续续在寒暑假期间回医院看望医护人员,会在高考成绩发布后第一时间给医生护士们打电话,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活力:“我考上大学啦!”一起战斗过的医护人员也一样振奋一样感动。再接到电话时,很多印象中还牙牙学语的孩子们,也做了爸爸妈妈,带着自己孩子回医院看看。

        在护士们看来,孩子们的每一刻成长,都让人牵挂,让人喜不自胜。

        “每当想到他们有的住院时还是不会说话的、走路不稳的小宝宝,长成现在一个个帅哥、大姑娘,这个时候,就感觉职业的价值感爆棚。”


遗憾少一点,再少一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吕丹尼护士长,带领一个19人的团队,照顾大约60个小朋友。

        长时间的工作中,她们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平时多给患儿拍照,这个习惯来自于一位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

        丹尼护士长记得,护士们想利用化疗间歇期为小朋友拍一组艺术照,科室通过公益机构联系好了影楼,准备让家长找时间带着小朋友去拍一些照片。一切都准备好了,但联系家长的当天,小朋友离世了。

        小朋友的离开太过突然,给丹尼护士长留下了很深的遗憾。她们逐渐便习惯在工作中多给小朋友们拍照,留下些笑容或是模样,让遗憾少一点,再少一点。


2020年1月,结疗2年的雪儿通过科室和公益机构的支持

圆了自己拍艺术照的梦(图8)



“纯真与热烈的爱包围着我”

        毕业于中山大学护理系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护士长蔡瑞卿,工作近二十年了。

        她无法忘记的是,一位脑干横纹肌肉瘤的宝宝。

        虽然宝宝坚持了26个疗程及脑干放疗,但已经十分虚弱,大部分时间都陷入了沉睡。偶尔清醒时一边的眼睛也无法睁开,更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大家明白,宝宝已经接近了生命尽头。

        尽管知道预后很差,爸爸妈妈和科室的医护人员还是很用心地在病房为孩子过9岁生日。在大家准备切生日蛋糕时,孩子突然变得很烦躁,眼球不停转动。宝宝妈妈靠近他,却无法听清孩子在讲什么。最后孩子的奶奶只能问,是不是少了谁?

        这个时候,瑞卿护士长正好忙完,进病房准备一起给孩子切蛋糕。就在她走进房间的那一刻,孩子突然就安静下来,静静地,带着喜悦望着她。

        “纯真和热烈的爱就这样包围着我,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她蹲下来,拉着孩子还能稍微活动的右手,一起切下了蛋糕。


蔡瑞卿护士长与小患者在病房活动中(图9)


        护士是什么样的人?

        护士,是少了很多和家人闲坐,经历灯火可亲瞬间的人。

        启程的那一天,便是紧锣密鼓,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保护好后方患者的战斗。

        他们在一场场的恶战中,是以平凡之躯,做患者永远的战友的人。

        患者在医院的奋斗可能只是短短的一年半载,医护人员将倾注毕生的青春和精力。得到认可和信任,对她们是莫大的肯定。


        感谢以上8位护士长为我们讲述这些温暖的故事。

        医患关系,绝非买卖关系!她们特别可爱,十分值得!


        以上故事,按医院首字母顺序展示,均经过护士长同意和确认。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策划 | 依伊

编辑 | 天娇

排版 | 博雅

校对 | 秀秀

外联 | 孟燃、严青、周优、左佳、依伊、夏欢

相关文章

PICC导管位置移动怎么办?

第28期向日葵问答,王春立护士长解答关于PICC及输液港(PORT)日常居家护理方面的问题.

孩子结疗后,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么?

儿童癌症治疗的结束,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治疗结束并不意味着不再关注疾病,而是需要定期随访和复查。

孩子输液港拆除后可以坐飞机吗?

向日葵问答第39期,管萍老师解答关于“PICC穿刺与维护及输液港(PORT)日常护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