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岁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向日葵儿童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20-01-05


编辑 | 严青
排版 | 依伊


针对疾病:复发/进展/难治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入组年龄:10 -18周岁(包括10周岁和18周岁)
入组性别:不限
试验费用:免费提供与研究相关的检查和研究药物
药物名称(公司):TQ-B3101(正大天晴)
药物类别:小分子靶向药ALK抑制剂
牵头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负责医生:张翼鷟教授、孙晓非教授
联系电话:020-87342460
联系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门诊

主要入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  复发或进展(最近治疗后确认出现疾病进展)或难治性(最近治疗后未能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  经免疫组化或任何其他适合的分子手段(如FISH、RT-PCR或测序),证实存在ALK基因易位或倒位。
·  既往或目前可以提供病理学或细胞学报告。
·  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或异体干细胞移植。
·  按照2014版Lugano会议修订的评效标准评估,至少有1个可测量的靶病灶。

注:以上为主要筛选标准,最终入组由研究医生按方案把握。

报名信息或更多详情,请见:http://www.liangyihui.net/doc/53840 

向日葵儿童仅为信息发布平台,不实际参与患者筛选及临床试验,亦不承担本临床试验所产生的一切责任。详情请与牵头医院及医生联系。


什么是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通常由于T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引起,占儿童淋巴瘤的10%~15%。大约90%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儿童患者,都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变异。
  目前,儿童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分子靶向药(如抗CD30抗体和ALK抑制剂)也有应用。

相关文章

当设计师遇到同样失去手臂的小女孩

失去左臂的设计师,给同样失去手臂的小女孩带去炫酷假肢。

所有“发物”都不吃,反会影响抗癌效果?

禁忌“发物”对癌症患者会有不利影响吗? 很可能会!

武汉儿童医院

为大家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就诊指南

全国小儿外科专家齐聚杭州!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的外科学术年会在杭州顺利召开。

2岁确诊结疗11年,女儿健康长大留学,妈妈说这三点最重要!

这个月末,丫头就14岁了,漂亮、挺拔、披着一头乌黑茂密头发的元气少女,健康快乐,独立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