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儿院血液科:抗癌路上要抓紧,病房迎春福运来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专业的 责任编辑:msjy 时间:2021-03-15

2020年10月,由『向日葵儿童』公益项目选送的十二家儿童肿瘤相关科室,在中国抗癌协会的审核和评定下,被正式授予“小儿肿瘤科普教育基地”。


临近2月15日国际儿童癌症日,十二家小儿肿瘤科普教育基地分别在各自科室举行了相关活动。


供稿 | 复旦大学

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

项目统筹 | 左佳

排版 | 博雅




2月15日是国际儿童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实现改善生存(Better Survival is Achievable)”。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向日葵儿童小儿肿瘤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为了让患儿家庭了解更多的癌症疾病的预防、治疗知识,帮他们树立恢复孩子健康的信心,举办了一场“抗癌路上要抓紧” 直播科普讲堂。


科室主任王宏胜讲解了血液科疾病知识、预后情况;副主任钱晓文科普了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相关知识点;护士长王颖雯向家长讲解了白血病患儿发热及出血的护理要点。


科室主任王宏胜


科室副主任钱晓文


护士长王颖雯


在医护患互动环节,家长们都表现的非常积极,提出了很多针对性问题:“目前儿童肿瘤的治愈率如何?”“癌症都会引起患儿流鼻血吗?”“患儿在化疗期间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如何居家护理?”科主任、副主任及护士长给予详细的讲解,对于患儿家属的提问也及时答疑解惑。直播持续了2个小时,观看人数达到1.3万人次。


今年的国际儿童癌症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新春佳节,为了让春节期间仍在医院治疗的患儿家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气息,血液科举办了“送福到身边,包住福运来”活动。联合安心志愿者书法工作室,医护人员为血液科病房的患儿家庭送福字到身边。



  医护人员将“满满福气”送到患儿手上,希望可以沾沾这福气,疾病早日康复。很多孩子也特欢喜,跃跃欲试想自己尝试写写福字,给照顾自己的家人和医生护士,将福气传递遍布全病房。



  科室医护还组织了 “包住福运来”,粘土饺子大制作活动。小朋友及家长知道要包饺子,都早早做好准备工作,就等主任一声令下开始动手。参加活动患儿大多年龄比较小,很多都是没包过饺子一次尝试包饺子,所以做出来的饺子形状千奇百态,颜色五彩缤纷。



“我包的不太像,好像太长了”“妈妈教教我,我还没看懂”“今天晚上吃饺子吗?”“我想现在就吃饺子了”“诺诺你的饺子皮都没包住饺子心”......病房里气氛活跃,欢声笑语不断,把新年的祝福都包进饺子里,蓄势待发,向阳而生!


去年,由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选送的十二家小儿肿瘤科普教育基地,在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上正式授牌。


十二家小儿肿瘤科普教育基地落成后,『向日葵儿童』将协助科室做一系列科普活动,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与科室携手共进,为更多患儿家庭带去专业、全面、多元化的科普内容分享,希望孩子们都能接受规范化治疗,少走弯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血液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是国内儿童血液肿瘤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诊疗中心之一。


血液科包括专科病房,专科门诊及日间化疗诊区。血液科专科病房拥有33张床位,其中普通床位28张,国内设置先进的层流仓5个,层流过渡舱2个,收治大剂量化疗肿瘤患儿、移植患儿和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患儿。血液科专科门诊及导管维护门诊,主要诊治各类常见及疑难血液肿瘤疾病。


血液专科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多项干细胞移植资质和经验,成立造血干细胞根治罕见病MDT团队并已成功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百余例。

相关文章

2018年浙江小儿肿瘤学术年会举办

2018年浙江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杭州举办,儿童实体瘤是一大主题。

4岁孩子得了癌症能治好吗?康复10年的乐乐告诉你

四岁的乐乐在半年里经历了5次化疗、17次放疗,每次治疗爸爸就像期待释放的囚犯,等待医生的那声“放行”

春节到!小勇士们该怎么吃大餐?

今晚推出家长营养课堂春节特别场,营养师孙凌霞老师联手“大厨”患儿妈妈小美,教大家春节怎么吃、怎么做

我们走过的路(一)

这是向日葵儿童的第一个讲述儿童肿瘤患儿家庭生活的纪实性长篇小说。

2月15日科普巡讲报名正式启动!

“国际儿童癌病日”,向日葵儿童将于2月15日在北京举行“国际儿童癌病日”科普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