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热情,包容他人的观点

文章来源:菠萝因子 作者:80后菠萝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19-08-28


        本文转自公众号 菠萝因子

        排版 | Artemis


        写在前面

        前不久向日葵儿童发起人李治中博士受邀回到清华,参加生命学院本科学弟学妹们的毕业典礼,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以下为这次发言的视频,文字稿附在后面。视频剪辑特别鸣谢:陈必然mm。


%s


        大家好!感谢谢丽萍老师的介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代表学长,老一辈的人发言,给学弟学妹分享一些生活的经验。

        说实话,我接到邀请的时候,非常地诚惶诚恐,因为有很多比我更加资深,更加优秀的校友。没有想到,大家对“网红”这么看重。

        我一直以为自己挺年轻的,但最近连续遭受两次暴击,第一次是今年年初被邀请参加央视《夕阳红》节目,第二次就是回到这里,作为过来人跟大家分享生活的经验。

        我相信每个毕业生可能都会问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职业是最好的?其实从今天报告的发言顺序来看,很明显,最好的职业第一是院士,第二就是网红!

        这当然是玩笑话。因为写了这么多年癌症科普,做了一些公益,成为所谓的“网红”,确实给我生活带来很大改变,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没有那么多经历的一个过来人的思考。 

        第一,要遵循自己内心,不要活在别人的期望里。作为清华毕业生,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周围所有人都会觉得你非常优秀,每个人都会告诉你,你应该做什么。你应该当教授,你应该做企业家,你应该挣很多钱,你应该在社会上有非常高的地位,等等。  

        我想告诉大家,没有什么职业是清华生物毕业生“必须做的”。如果真有一件事情是必须做的,就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有一个解释就是,生物系转行的特别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里,都有我们的校友。所以无论你做什么,只要坚定,相信清华的校训,一定会做到非常好。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永远都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我其实让很多人失望过。从杜克大学博士毕业的时候,我才25岁,当时我的导师听说我要去药厂工作时,是非常非常失望的。他觉得既然我赢在了起跑线上,这么快就读完了书,说明我是有天赋的,就应该继续深造下去,就应该做到教授。但是我当时非常坚定地去了药厂。后来我在药厂干得也不错,但是某一天我开始写科普,很多人就觉得不可理喻,为什么花这么多的时间,来做这样一件事情,这个东西又不挣钱,当时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力。

        但我还是坚定地做下来了,因为没有人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我的内心在想什么。对我生命最大的影响,就是大四毕业前,类似大家几个月之前的状态,我妈妈突然被诊断为乳腺癌,在经历了新药的缺失、化疗的痛苦和科普信息的匮乏后,我未来职业的每一步选择,都是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够了解癌症到底是什么,怎么能够推动抗癌新药的发展,怎么能够让社会大众接收到靠谱的科普信息。只有你理解我的这段经历,理解我的内心,你才有可能理解我的职业选择。

        你身边的人也无法理解你,无法知道你喜欢什么,无法知道你最看重什么,所以当你选择职业的时候,请一定要听从自己的内心,这样你才可能干好。尤其不要听没有干过这一行的人给的职业建议。坚定地告诉你百分之百应该干什么的人,绝大多数肯定没干过这个职业。就像当年推荐咱们选择生物系的人,肯定不是生物系的校友。

        每个行业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在我看来,任何行业都像是金字塔,只要你能做到塔尖,任何行业都是好的职业;但如果你做不到,永远都在塔的脚下,这个金字塔再高,再亮,和你也没有任何的关系。如果你想做生物的研究,希望你的梦想至少是做到像今天在座第一排的老师一样。 要做到塔尖,至少需要三点:你喜欢,你擅长,和有持续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大家有幸能找到同时满足这三点的职业,请一定要珍惜,并请尽全力把它做到最好,我相信到最后你一定会成功,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二,请尊重和理解那些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人。现在,饭桌上、网络上能让人翻脸的话题越来越多,中医、转基因、保健品、宗教、政治……等等。咱们清华毕业生都很聪明,特别容易掉入一个陷阱,就是认为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随着智能推送的兴起,不管是清华毕业生也好,还是社会大众,都变得越来越狭隘,因为历史上第一次,我们可以每天只看自己喜欢的东西,你手机上看到的每一条信息,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是精心为你的爱好挑选的。所以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中的多数,认为自己才是最理性的;其实你是世界上的1%,只不过你屏蔽了99%的声音。

        如果说清华毕业生能够比别人更聪明,如果说我们在这里接受了清华生物系的逻辑思维训练的话,那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反复提醒自己:我可能是错的。如果你做这么多年实验,还没有接受这个现实的话,那就从今天开始,仔细地想一想这件事情。

        遇到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你可以不理他,可以微信拉黑他,但不要嘲讽他,更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我相信世界最稳定,最平衡的状态是多样化的状态。不管是政治,宗教,文化,还是科学理论。  

最近肿瘤免疫大热,大家发现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抗击癌症至关重要。但不同研究发现的,能增强抗癌免疫力的“好细菌”截然不同:每一个细菌都会觉得自己是益生菌,都觉得别的细菌是不好的。然而所有的研究只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肠道微生物种群越多,越丰富的患者,免疫系统越好,使用免疫疗法后抗癌效果最好。 

        所以我相信,也许不管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大家在竞争中学会共存,才是最佳选择。



        第三,努力试着帮助别人,同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科普很难,社会上很多科普效果很差。很多专业非常好的老师专家,却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专家没有尝试去理解读者。我常开玩笑说,其实学渣给学渣讲课才是最有效的,学霸永远是讲不懂学渣的,因为你没有办法理解他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世面上多数的科普文章是冷冰冰的,是高高在上的,这样的科普效果很差。因为没有人希望被教育,被打击。很多时候,他真正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知道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真正在关心他们,为他们着想。

        当你觉得父母持续买伪科学保健品不可理喻,怎么给他们转文章都没有用的时候,是因为20、30岁风华正茂的你,很难理解中老年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每个人都希望能掌控自己命运,健康也好,职业也好都是如此。

        所以卖保健品的人总是能卖得很好,是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关心你的爸妈,填补他们的空白,让他们产生了信任,觉得这个人才是真正关心他,愿意为他的生命和健康而努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怪父母被欺骗,当你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伪科学保健品就会消失。

        做公益也一样。我相信在座各位很多未来都会参与到某些公益项目,那希望大家首先能去真正了解那些你准备帮助的人。中国有很多公益效率很低,就是因为没有站在对方的视角看世界。有人捐了一批电视到乡村学校,却不知道那里根本没有稳定的电源。 中国有1700万视力残疾的人,500万的盲人,但我们在街上很少见到他们。以前我不理解,但最近我理解了。我孩子有一次在街上看到盲道,问我是干嘛的,我说是给盲人用的,他说想试试,我就让他闭着眼,牵着他走了两条街区,结果我发现盲人根本没有办法在大城市生活,街上的盲道修得是不连续的,而且还有很多的坎,如果修盲道的初心是为了帮助这些人,那至少设计和修盲道的人,试着闭着眼睛去走一圈,我相信会做得好很多。

        毫无疑问,不管我们平时怎么吐槽,在座的各位是全中国最顶尖的一批精英。希望大家能意识到你有多么的优秀,也请意识到世界并不和你的朋友圈一样,也并不和你爸妈的朋友圈一样。世界上有些人面临的困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去年夏天我们为几位治疗中的孩子拍写真,结果有一位家长为了省几块钱的车钱,在大热天,带着刚化疗过的孩子走了两、三公里的路。活动本身挺成功,但我却一直充满了愧疚。

        我们所谓的同理心,说起来非常容易,但要真的做到,需要我们付出120%的努力。



        最后再次祝贺大家,祝贺2019年毕业的学弟学妹们! 请记住我们的校训,行胜于言!社会上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甚至让我们绝望,但我希望大家能做一个乐观行动派。在别人网上吐槽的时候,多读书,在别人误解攻击你的时候,多做事。找到自己的热情,包容他人的观点,走进他人的世界,只要坚持做几年,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们也一定能看到更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讲座预告:难治性或复发性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要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郭海霞关于难治性或复发性神经母细胞瘤的讲座

别被“平均水平”蒙蔽双眼 | 2019年9月

不是有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才有希望。葵花籽们,一起加油!

《三联生活周刊》:家有癌症患儿 崩溃与奇迹

儿童肿瘤发病更像是偶然的“万一”,意味着制药公司营利性与社会大众公益性的矛盾。

向日葵儿童获凤凰网行动者联盟“年度十大公益创意”奖

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向日葵儿童」公益项目荣获本次盛典“年度十大公益创意”奖

《中国慈善家》:留美生物学博士回国当“网红”

李治中博士:“清华毕业的,如果只是担心自己一点小小的生活,确实不能发挥人生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