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儿童形象片新鲜出炉 我们用专业点燃希望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依伊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18-10-30


文|依伊,向日葵儿童媒体总监

        接到我们要拍摄向日葵儿童形象片这个工作任务的时候,我脑袋里迅速地出现了许多前些年在电视台工作时的场景。快闪回忆过去后,我在想,我应该用什么样的镜头去表达我们所要展示的“向日葵儿童”的形象,去传递我们即将开始的工作和长期要发展的公益项目呢?

        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PART 1

让大众认识儿童癌症 我们要搭建患儿家庭和专业知识的桥梁!

        用演员吗?No,我们要最真实的地呈现患儿群体的现状。用纪录片吗?No,时间短任务重,我们暂时没有条件去长时间跟拍一个人物故事。用宣传片吗?No,我们才刚刚起步,我们还没有一个长时间的工作成果。最终,和导演团队沟通决定,本次片子启用“形象片”的拍摄手法。

图注:拍摄现场大合

        为什么叫“形象片”?无论是慈善机构宣传片还是公益组织的形象片,他们固有的特性和传播诉求,都要求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向日葵儿童目前处于成长期,品牌知名度还需要进一步打造,片幅较短、视听语言抽象、情节故事化的“公益广告片”暂不适合向日葵儿童的传播,而应该以相对宽松的视频时长,对我们的缘起、核心、价值、目标等相关内容进行阐释,同时又有别于“商企痕迹”过重的传统企业专题片形式。
        因此,我们和导演团队商定,在阐述“向日葵儿童”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展现儿童的纯真与我们的期盼,将受众认同感作为公益“形象片”的创作定位。


        我们抽离和总结出了一些关键词句作为本片主题内容和创作主线,用一例例真实的故事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嫁接“病患”和“向日葵儿童”的情感桥梁,以“人”带“公益”(重点表现公益背后一群有良知、有责任、有大爱的志愿者),用概念化和写意手法体现“向日葵儿童”的核心精神;
        我们以“患儿故事、发起人+参与者口述、希望未来”三大板块进行剪辑,结合相关写意镜头,以“灰色-白色-暖色”的影像色调进行主题关系递进;

        细心的朋友也许已经察觉到,视频中没有通篇文字解说词,我们用关键词句(字幕)结合人物口述完成内容表达,画面及音乐节奏舒缓而煽情。


PART 2

拍摄过程顺利又难忘 让笑容绽放在孩子们的脸上!

        我们用两天时间,完成了本次拍摄的素材收集。​

        第一天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京儿童医院附近的“新阳光病房学校”,这里每天都有会安排不同课程的教学,方便白血病儿童在治疗空闲期间学习。在这里,我们完成了刘俊辰小朋友和席湃然小朋友的拍摄。
        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京世纪坛医院附近的出租屋,这是一个三居的老式民房,居住着三个在世纪坛医院做放化疗的髓母细胞瘤患儿家庭,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医院和出租屋两点一线。
        说来也巧,当天,正好是陈业然14岁的生日,我们带着蛋糕给他唱生日歌,陪他吹蜡烛。

      
      拍摄过程中,9岁的赵若依一直盯着监视器看,她跟我说,她患病以前有长长的头发,她喜欢跳舞,参加演出,她长大想当一位演员,上电视。

       
        8岁的徐彤,结疗之后已经回到山东老家休息,妈妈得知我们要拍摄这个片子,带着徐彤就坐上了北上的火车。徐彤妈妈对我说,希望向日葵儿童越来越好,能够帮助更多的患儿家庭,让家长们少走弯路。


        第二天进行我们的棚拍,即所有的人物都要出现在影棚里拍摄相关素材。我们遇到了非常感人的故事。按照拍摄计划,我们原定五位小朋友出现在我们的视频中,为了保险起见(患儿身体状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我们多邀请了三位小朋友,保证一定有五位及五位以上小朋友参与拍摄。
        原定于4点到达的孩子及家长们,两点半已经陆陆续续抵达拍摄现场,没有一位小朋友缺席。


        孩子们欢乐地在棚里跑来跑去,有在导演旁边一起看监视器的,也有和摄影师叔叔一起调试器材的,也有和志愿者一起玩气球游戏的,玩得不亦乐乎。


        这一切,对于一直处于治疗期的孩子们来说,太新鲜了,太新奇了。而家长们在休息室里聊着家常,谈谈孩子的营养护理,交流交流治疗经验,其乐融融。拍摄过程非常的顺利,有位家长事后发信息给我:“感谢你们带给孩子们这么美好的一段时光。他们很久没有这样开心的地笑过了。”
        是啊,这也是我们的希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笑容重新绽放在孩子们的脸上!



特别鸣谢(按出场顺序):


秘文艳:向日葵儿童志愿者,负责对接患儿群,解答家长疑问;
韩冰:向日葵儿童志愿者,《儿童抗癌知识库》编译组组长;
何亚虎:向日葵儿童志愿者,logo及网站等视觉设计团队负责人;
董乐:向日葵儿童志愿者,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理事会成员,负责基金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袁琳:向日葵儿童志愿者,专家问答栏目核心编辑,葵花籽北京群管理员;
侯晓琨:向日葵儿童志愿者,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理事会成员,负责基金会日常法律合规工作。


拍摄团队:


导演:徐启豪(纪录片导演,作品有《天下黄河》《北京!北京!》《达喀尔之路》等)

摄影师:白波(纪录片摄影师,Discovery合作摄影师,参与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申旭伟(电影摄影师,参与拍摄《龙门飞甲》《抓猴》《曼谷往事》等)





往期推荐:


看见未来,看见癌症治疗的三次革命

坚持几年,就肯定能战胜99%的人 

白血病不传染,请不要孤立我们!

一位医生眼里的儿科肿瘤病

我在跟女儿的生命赛跑


相关文章

“音乐舒缓、用心疗愈”——天津志愿者公益活动纪实

2019年9月11日,天津葵花籽们开展了一场以“音乐疗愈”为主题的线下公益活动。

癌细胞能饿死吗?孩子抗癌该怎么吃?

《儿童肿瘤百问百答》,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营养篇。

基因编辑婴儿、疟原虫治疗癌症,临床试验究竟是怎么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关于临床试验的基本信息,以及作为患儿家长应该了解的最常见问题。

孩子的癌症被治愈了之后呢?

绝大多数儿童癌症幸存者愈后会存在慢性健康问题,医生们乃至整个社会该如何承担这份责任?

严青博士:向日葵儿童将长期服务患儿家庭,做好连接

今天为大家奉上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内容总监严青博士的演讲视频。